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香江大亨时代 > 第230章 【加大力度】

第230章 【加大力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荣亨也不担心因为恒大地产的出现,而引起蝴蝶效应,从而导致地产提前暴跌;因为恒大地产已经吃饱了,抵抗能力加强;不仅如此,林荣亨个人的财富也能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恒大地产自70年代初,便开始大力投资地产业,相当于改变了香江地产的格局,大批的中小地产商因为恒大地产出现,而在股灾和石油危机中倒闭;愿意很简单,当初恒大地产大肆拿地,导致市场上的地皮稀缺,这些中小地产商便买不到地皮,结果等恒大地产停止购买的时候,这些地产商又趁高拿地;结果地产暴跌,这些地产商被银行逼债,要么倒闭,要么元气大伤。

恒大地产的出现也影响了很多大地产公司,在1974年至1975年这两年里,恒大地产和林荣亨个人疯狂拿下13亿港币的物业,可谓将这些地产商打压狠厉。

以李超人的长江实业为例,林荣亨手上有大量本该属于他的物业,也就是说哪怕他集资了港币,也买不到优质资产,甚至需要花更高的资金去购买物业;故李超人在这一波行情中,实力至少比原本历史少了四成。

还用恒隆公司、恒基兆业、新世界、新鸿基,这些公司都以为优质资产被恒大地产和林荣亨个人抢走了,再加市场反弹起来,他们要是购买物业,应该会比原历史贵一两成。

在1970年至1973年这一波行情中,恒大地产的影响是有限的,大家分摊一下也不会那么明显;但在1974年至1975年这一波行情中,这些大地产公司都比历史减少了两成以上实力;那些中小地产商甚至减少了三四成的实力,有的甚至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1975年下年半,地产涨势很猛,让林荣亨确定历史已经改变,自己也需要作出针对性的措施。

原本历史上,香江的地产其实在1981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下跌(微跌或原地不动),第二年的中英谈判不过是开启了暴跌模式。

这一世,以恒大地产的力度,相信1980年下半年,香江的地产就会开始饱和;那么距离中英谈判还有整整两年,在这两年里,香江的地产只能下跌,跌幅可能在15%左右,但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暴跌;直到中英谈判,一定是比原历史跌的更猛(前世:地价跌幅在40%至60%,工业用地个例跌幅最高90%,楼价跌幅40%,租金跌幅25%...)

林荣亨及时改变策略,让恒大地产在1975年下半年加大开发楼盘的速度;甚至,林荣亨已经计算出,恒大地产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地产纯利:1976年约1.5亿港币、1977年约3亿港币、1978年约6亿港币,1979年约8亿港币,1980年约10亿港币,1981年约8亿港币.....(作为参考,前世新鸿基在1980年纯利5.5亿港币。)

不包括租金,恒大地产就相当于前世的近2个新鸿基,所以恒大地产的出现,是那些中小地产商的噩梦,以及大型地产商的刽子手;当然了,一些英资地产商也会受到大量的损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