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阎君都市 > 第二百八十五章 书剑灵丹

第二百八十五章 书剑灵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李儇也并未完全遵照太宗皇帝的意愿,以替身代死,行那“金蝉脱壳”之计,而是默运龟息之法,龙体迅速虚弱不堪。

从三月三日“发病”,最终在短短三日之后,于三月六日主动“暴毙”在长安宫中的武德殿内,“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僖宗离世之前,曾留下最后一道圣谕:“朕归天之后,切勿动朕龙体!否则阴气反噬,长安无人能免!”

当年十二月,李儇的弟弟、唐昭宗李晔将其葬在了靖陵。

整整九个月里,李儇都在龟息之中,仅凭自身修为,获取天地元气为之所用。直到被送入靖陵,封墓之后才悠悠醒转。这过*帝从棺中缓缓起身,环顾自家陵寝,想及“生前”的任性和荒唐,不仅感慨良多,对阉党欺瞒天子、弑君谋乱、营私败国之行深恶痛绝。便下定决心,要在起出太宗宝藏之后,聚集兵马,斩断阉党分散各地的势力,然后回师长安,再行新政。定要令煌煌大唐,重现太宗时的贞观盛世!

最着名的当属李世民,也就是真正创下大唐基业的唐太宗。麾下真可谓谋士如云,猛将如虎。南征北战、沥血疆场,终在付出惨烈死伤之后,才灭得以尽灭所有势力,建立大唐王朝!

李元霸,隋唐第一条好汉,天下无敌的高手!虽然长相难看,但痴迷武学、天赋绝佳。一对金锤,天下无敌。即便如此,李元霸仍不满足。反正军政大事有父兄操心,便日夜醉心于苦练武技。竟在某日飞锤打碎隋朝丞相宇文化及辕门之际,见到脱手而出的金锤残影,这武痴便突发奇想,执意要练出一套不借外物也能大杀四方的功夫。

这便是“渡厄心剑”的由来。

不想李元霸俯视天下英雄,最终死在战场之上。值得庆幸的是,这位武学达人此时已经完成了“渡厄心剑”所有的理论!只需按图索骥,潜心苦修,自能达到神人一般的境界。

只不过李元霸还来不及亲身修炼便已横死疆场,这冠绝天下的“渡厄心剑”便就此成了臆想,除了大唐天子,便再也无人知晓,就更别说练成了……

想来以自己此时武技,天下叛将又有谁能抵挡?

李儇感叹一番,也懒得管这座简单寒酸的阴森陵寝,施展神通,随手拎了把陪葬的龙泉宝剑,便从里到外直直闯了出去。而这条宽大笔直的地道,却从此方便了所有盗墓贼。短短数年时间,僖宗李儇的靖陵便被洗劫一空,连“惠圣恭定孝皇帝”的“尸骨”都荡然无存,令无数后来者唏嘘不已。

饶是袁天罡和李淳风相术再精、推断再准,也决计想不到,这原本表现昏聩迷糊的僖宗李儇,却是个聪明绝顶、一通百通的不世天才!

一旦不被太监们麻痹,以李儇的聪慧和决心,竟在短短两月之间,就已经将皇家秘传武技炼了个七七八八,又按太宗密信,起出暗藏丹药,一身修为,更是在不声不响中达到了极高境地,若再更进一步,便可实现百日飞升。

尤其是那“渡厄心剑”,李儇稍一习练,便觉深奥难明,但却对练习其他武技效果甚为明显,不多时,竟修出了传说中的灵力飞剑!可谓冠绝天下,除却顶尖修真人士之外,真可谓无人能敌!

即便如此,大唐根基已经腐坏,阉党势力缠杂庞大,就算是一夜尽数击杀,也挽回不了大唐颓势。而就在李儇修炼有所小成、决意秘密寻回袁天罡埋在小海下的“太宗宝藏”时,却突然于静夜修炼之际,亲耳听到太监密会,因恐惧僖宗李儇日渐强势、无法掌控,便欲弑君而立新皇,以便继续搜刮天下财富——至于江山社稷,在这群身心都不健全的残废们心中,又能值几个大钱?

李儇早知太监们欲对其不轨,且朝中多是阉人一党,长安守军尽属阉党掌握,形势险恶之极,便索性按着太宗密信中所嘱,早死早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