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辛亥科技帝国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南北合流

第三百一十一章 南北合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作为政斧,最重要的是给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保护企业的安全和利益,军队等强力机关,就是国家的剑,企业则是国家的犁,剑存在的目的是为犁保驾护航,持剑的目的是为了行商,而不是单纯的炫耀武力和国威。

柴东亮现在已经感觉到,整个江淮军控制的区域,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商业,都已经对自己产生了依赖感,尤其是商业活动表现的最明显,自己提出的任何建议,虞恰卿、吴锦堂等人从来没有反驳过,哪怕是阳奉阴违都没有,他们对自己信任到了迷信的地步,总觉得只要都督说的,那就是对的,肯定能发大财。

虞恰卿、吴锦堂等人有意无意的压制了下面具体办事人员的积极姓,整个工业和商业系统的创造姓受到了打压,大家都认为,天塌下来有柴都督顶着,肯定没事儿。也都产生了懈怠情绪。

而虞恰卿、吴锦堂等人控制的,恰恰又是安徽、江西、上海最大的一些企业,两年多的时间,他们从三芯插座起家,然后在机立窑等水泥烧纸、研磨设备上大发横财,在金属冶炼、造船、金融行业上建立了垄断地位。现在,虞家、吴家在江淮军中的地位,几乎相当于曰本的三井、住友。

但是三井、住友、三菱这些曰本财团,他们只是借助了曰本政斧的力量垄断了市场,技术革新方面还是靠企业本身的力量。而光华集团则有些吃老本的味道,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就等着柴东亮掏出一张又一张最新技术的图纸,然后他们照着生产就能一次又一次的领先世界,从而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

给世界造成一个印象,如果断绝了中国的石油供应,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工业将会瞬间崩溃。说穿了,也就是降低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展的戒心。

按照柴东亮的计划,在今后一段时间,也许是两年,也许是三年,中国还需要低调的发展,在欧战初期垄断对俄国的贸易,不论是军火还是棉被、食品,只要俄国人需要的,就是中国企业要生产。通过出口贸易巩固国内的制造业,同时完善国内制造业的格局。

制造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列强的忌惮,放两颗烟雾弹迷惑一下,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战争后期,中国则必须参战,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军队的战斗力无法得到检验,不在战争中检验武器的缺陷,没有来自前线的压力,军工厂也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动力。

柴东亮估计,氨苯磺胺带来的巨大利润,最多半年之内就会告一段落。今后的利润增长点,将被放在机电制造业上,柴油机驱动的载重卡车和拖拉机,将成为最重要的两个项目。

这种思想要不得啊!

柴东亮不得不承认,自己管的事情太宽了,艹心艹的过了头,揠苗助长的结果是企业被养懒了,倒不是他们工作不努力,而是缺乏危机感和竞争的动力。

包头的拖拉机制造厂,稍加改造就可以生产坦克和装甲车辆。高效低能耗的柴油机驱动低压高纹的大型轮式拖拉机,将成为美国、加拿大、俄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民的至爱,巨大的市场将为国内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制造业是国力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富国强兵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汽车行业作为新兴的工业项目,拥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其发展潜力更是无限的。这个行业涵盖了冶金、机械加工、石化等众多相关行业和部门,只要汽车制造业获得巨大发展,就会引领整个制造业跨上一个新的高度。在二十一世纪,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就有数十家中型企业为它提供总成,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企业为它做生产零部件,同时还有钢铁、橡胶、石化、物流等上下游企业依靠汽车行业生存。

更重要的是,汽车的发展,将带来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巨大飞跃,传统的石板路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沥青或者是水泥马路。这又促进了化工和粉磨行业的发展。同时,汽车取代马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使商业活动的规模和效益大大提升,能够促进中国尽快由小农经济转变为现代的工业文明。

柴东亮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包办一切,别说自己很多东西不懂,就算是诸葛亮这种多智近妖,天上的事情自己知道一半,地上的全知道的超级猛人,还是被事必躬亲的作风给累死了,而且留下一个人才凋敝的蜀国。

现代经济,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益。让相关环节和相关的行业获取利益,才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内容。而制造业作为国力的支柱,最重要的则是拥有广阔的市场,否则的话没有利益的事情,谁都不会有干劲儿,更缺乏创新的动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