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神级复兴系统 > 第六百三十六章 《墨经》

第六百三十六章 《墨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家观念便是:国家兴起之前,社会处在一个“自然状态”之中,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非常的混乱。

国家之所以产生是为了制止人们由各行其是而产生的混乱。因此必须有一个国君顺应天意而产生,国君怎么产生的,选举产生的。

不是沿用古代血缘世袭的传承统治者方式。

在统治者的选拔上,提出了尚同观点:墨子针对当时国家混乱而提出的政治纲领。

墨子认为,天下混乱是由于没有符合天意的好的首领,因此主张选择“仁人”、“贤者”担任各级领导。这种思想与尚贤说在本质上基本一致,都是对当时贵族统治的批判。

孟胜令三个人传巨子之位于田襄子,然后赴死,跟随孟胜赴死者约有180人。

三人转告田襄子继任巨子后,又要折返楚国与孟胜共同赴死,田襄子以刚接任的巨子地位命令三人留下,但失败。

孟胜死前有个说法: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

吕氏春秋去私篇记:“墨者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惠王曰:先生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勿诛矣。腹对曰: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王虽为赐,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遂杀其子”

讲述的巨子腹的儿子杀人了,当时的国王觉得情有可原,不必追究,但是巨子腹认为墨家法规就是杀人者偿命,伤人者受刑,与谁的儿子没有关系,他作为墨家巨子如果不遵守规则,那么天下还有谁愿意接受墨家呢,于是自己动手杀了儿子。

就是当前西方以美帝为主的主流注意,民主,民选规章。

兼爱:无等差的爱,是一种理想化的高尚的爱,爱天下人如同爱自己,爱别人的父亲如同爱自己的父亲视人之父若视其父

这点与龙国近代的人民公仆人民子弟等理念相同。

为了支持自己的理论,墨子用了另一个理论,这里就看出他和马克思的区别了,马克思主张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亲情是不必要的或者说是普世适用的,墨子用了我们古人最爱用的“天志”天兼天下而爱之。

这点就是最早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思想风潮。

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完全从奴隶制完成封建制转型,一个墨家巨子的儿子杀人,按照当时普遍的思想,并不算什么大事情,由此可见,墨家思想崛起意义非凡。

墨家在与儒家争斗之间,终究是治国之争。

墨家当时主张的思想,放到今天,足以让马克思汗颜。

墨家巨子墨翟提出了最早的国家观念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