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西北之王 > 第140章 蓝水海军,起航!

第140章 蓝水海军,起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青岛船舶大学。唐朝请来的全部是在三大造船厂从事技术指导工作的德国船舶专家当教授,有意识地避开了美国专家和俄.国专家。

全封闭式学习的西北子弟们,人人都知道自己身上寄附着唐委员长的殷切厚望,知道自己肩负着国家崛起的重任,他们像饥渴的海绵般,疯狂地叹收着各种专业技术知识。作为教师的德国专家,也从学校里多种绝密资料中为自己充足了电,他们在看到了中国蓝水海军的希望的同时,也看到了德国海军再次重新在欧洲崛起的曙光。

三大造船厂,为了验证各项实用新型船舶制造技术。最初都是从千吨级的小艇开始,然后一步步地增加舰船的排水量,按照这种发展速度,五年后,到1929年底,三大造船厂都可以自行设计制造五万吨左右标准排水量的巨型舰船。

有了格尔木重工业区的技术支持,包头钢铁集团已经开发出船舶所需要的各种特种钢材,有的合金『性』能让德国专家们都垂涎三尺。

五万吨大型水压机三年前就成功制造出三台,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巨型舰船的制造能力和技术质量。

谁胜谁败,唐朝根本就懒得关心,二五计划的重点就是大力发展船舶工业。实现所有舰船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并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

日本这个恶邻的海军实在太强大,不搞出一支能跟日本海军叫板的中国海军来。唐朝不绝对不甘心的。

从1916年开始,唐朝就在一步步地构自己心目中的大唐帝国的框架。这个整体布局终于在七年后初具规模。南方的地盘唐朝没打算染指,对于已经开始合作的国共两党,唐朝可不敢轻易触及这个雷区,河蟹大神太强大了,稍不留神就得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老子还是老老实实地经营好北方的地盘,反正不管你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北边的地盘你们从来都没占领过,那里属于无主之地。

唐委员长还是要衷心感谢俄.国十月革命滴,列宁同志不仅送了大半个俄罗斯给唐委员长,而且还附带着送了一支太平洋舰队。因此,我们还是要充分的肯定,列宁同志,是个好同志。

至于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的问题,早就得到了解决。三万五千马力。五万八千马力两款大功率柴油机,使得所有的德国船舶制造专家不由得对神奇的中国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成功地为西北军东海舰队的全部十四艘主力舰进行了技改升级后,舷号001的大唐帝王号(原叶卡捷琳娜大帝号),舷号002的大汉天子号(原亚历山大三世号)两艘无畏级战列舰,换上了新型240mm水线装甲钢,以及将主炮更换成五十五倍口径365mm舰炮,副炮为四十五倍口径152mm舰炮,并加装了自动供弹装置,其标准排水量达到了26880吨。在更换了主机功率达到五万八千马力的柴油内燃机后,航速轻松地突破27节,都快赶上战列巡洋舰了。

另外两艘轻巡洋舰舷号021天山号、舷号022昆仑号,十二艘驱逐舰舷号050061舰,也都进行了相应的技改和升级,其战斗力基本接近二战前期的各国新型轻巡和驱逐舰。[]西北之王140

有三千名参加过日德兰大海战的前德国公海舰队的德国海军当教官。经过三年多的艰苦训练。西北海军这帮曾经的悍鸭子终于可以勇敢地面对波涛汹涌的万里海洋了。虽然这支西北海军暂时还没法跟日本海军较劲,但这十四艘主力舰的全部舰炮都加上了自描系统,真要对轰起来,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海参崴、青岛、威海三大造船厂,分别在1923年5、6、7月就开始有新船下水试航了。近三年的时间里,在西北『政府』提供的各项新型船舶技术,以及德国、美国船舶制造专家的帮助下,在五万多名德国、俄.国、美国技工的言传身教下,三大船厂成功培训出八万多名熟练技术工人,终于为唐委员长的蓝水海军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造船厂一起崛起的是青岛船舶大学。西北『政府』安排了一万两千名的精挑细选出来的西北军属子弟在那里进行系统的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这一次唐朝可是下了狠心的。准备的学习内容无比繁多,各门类的专业资料足有上千本,涵盖了从基础的材料、船舶设计、动力系统、海洋生存等等方面。其中有很多知识是超越时代的存在,足够培养出自己的船舶专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