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仕妖娆 > 第四十九章 大宋欲收官

第四十九章 大宋欲收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有三万步军和四千轻骑牵制清流关金兵骑军,滁州前往来安军镇的兵马不用担心拦截,行军速度极快。

而此刻,有个大大的小娘子快马加鞭的赶到了滁州境内。

大仗一触即发。

清流关外东南侧的鹰嘴山下。

大宋三万步军结阵。

在襄阳攻防战陷入消耗战的这几天,宋金战线上接连发生大事。

首先是老将吴璘,连夜行军,终于带领四千骑军率先一步赶到祁山结下军阵,占据地理优势,等待一万四千的步军。

其次,建康知府陆游给江淮宣抚使陈俊卿献了一策。

事关两淮防线,陈俊卿虽然为江淮宣抚使,却也不敢作此主张,很快上书临安,恳请官家示意。

官家赵昚看到陈俊卿上表后,对陆游之策大加赞赏。

选择鹰嘴山下结阵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鹰嘴山对面是一条泥水河,留给金兵骑军的空间不大,最多能允许三千骑军齐头并进!

一万人结阵,一万人策应,更有一万人操纵床弩、抛石车、炮车等战争工具。

摆明就是要拦住金兵骑军。

原本以三万步军拦两万三的骑军就困难异常,但有了鹰嘴山这处地形,再加上倾滁州境内汇聚而到的床弩、抛石车和炮车,再加上四千轻骑策应。

当日下午,连召左相汤思退,参知政事钱端礼,右相、枢密使洪适,同知枢密院事蒋芾等重臣,一番讨论后,一连串旨意从临安送递两淮战线各军镇。

接到官家旨意后,陈俊卿不敢怠慢,都督府府内十数张军令分赴前线。

最先动的是滁州!

淮南东路制置使赵惇、淮南东路招讨使李显忠接到军令后,没有任何犹豫,滁州城内之兵尽数出城,四千轻骑跟在三万步军后面,一步步进逼清流关的一万五千拐子马和八千铁浮屠。

城内剩余的八千兵力,再收拢其余军镇兵力,在李显忠、赵惇的率领下开赴盱眙和滁州之间的来安军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